责编:陈凯欣
2025-03-28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3月27日,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迎来了一场全球瞩目的盛会——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正式开幕。这场盛会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主题,为全球科技创新发展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并搭建了一个闪耀的国际交流平台。
作为中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交流合作平台,本届中关村论坛年会精心策划了五大板块共计128场活动。来自全球的专家学者、科研机构和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以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与方向,为全球创新发展贡献智慧与方案。
在本届论坛上,众多前沿科技成果悉数亮相,吸引了广泛关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百余名机器人组成的“智愿者”团队,它们不仅具备导航指引功能,还集成了书法、茶艺、棋类等多种才艺技能。
在迎宾交流、主持表演等场合中,这些机器人展现了令人惊叹的能力。其中,宇树、天工、夸父等人形机器人更是凭借灵活的动作和丰富的互动表现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特别是在开幕式上的机器人秀环节,伴随着动感十足的音乐,机器人以流畅有力的舞姿点燃了全场热情,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
在论坛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还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这些成果涵盖数理天文信息、化学材料能源、地球环境和生命医学等多个领域,展示了我国基础研究的最新突破。与此同时,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重大科技成果也正式揭晓,共有10项创新成果对外发布。
其中,北京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成果和重大开源项目首次集中展示,生动呈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赋能千行百业,推动各领域创新发展。这些成果不仅体现了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突出成就,也展现了北京在全球开放创新生态建设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
国际交流方面,本届论坛吸引了来自全球的目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表示,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展现出的强大活力令人印象深刻,期待未来能与中国的创新力量开展更广泛的合作。
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也表达了对加强中新科技合作的期待。他表示,北京作为中国的科技高地,在人才和科技发展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希望双方能在更多领域深化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通过为期五天的深度交流与探讨,本届论坛不仅展示了中国智慧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最新成果,也为推动全球科技进步与创新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期待更多的科技成果能够实现互利共享,造福全人类。